实验室介绍
惠而特涟滨实验室,致力于攻防技术人员培养、网络安全研究、工业互联网安全前瞻的研究、工业控制系统研究与漏洞发现;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发展新形势下的轨交、电力、石化、军工、烟草等行业的安全研究,对于不同行业工业互联网采用安全模型做研究和验证,帮助用户解决安全问题、获取持久可靠的安全解决方案。
惠而特涟滨实验室汇集了国内攻防实验室领域、大数据+AI、轨道交通自动化设计等领域的领军人物,从顶层设计信息安全领域的攻击以及防御手段,结合惠而特在工业控制系统的研究积累,为工业互联网的可持续性安全、可行性安全做全面的研究。
魏晓东,196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仪系。1984~1991任安徽工业大学自动化系副教 授。2000~2012任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公司副总工、事业部总设计师,北京地铁13号线、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广州地铁3号线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技术总负责人。2006、2010年出 版《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与技术》;2010年主编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 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6-2010)《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施工与质量验收规 范》(GB/T50732-2011);2010年主编关于两化融合的国家标准《工业企业信息化集 成系统规范》(GB/T26335-2010)。
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领域,城市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设计。
耿志强,教授,博导,现为智能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化工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北京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学会信息技术应用专委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委会委员、技术过程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委会委员。
主持石化过程智能控制、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生产安全控制与节能降耗等方向的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项目、贵州省大数据专项、以及中石化、中石油工程智能应用项目20余项。
研究方向:工业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智能优化与控制、异常监测与故障诊断等领域。
欧阳建权博士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科、省部级研究和教改课题 等10余项。在BMCBioinformatics等期刊和会议发表研究论文50篇,获发明专利11 项,。2020年获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突出贡献奖。2019年获中国产学研 合作促进奖。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017年获全国高校大数据教 育行业实践教学奖。2018年获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教学创新奖。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YOCSEF2015-2106年度长沙分论坛主席,计算机应用专 委常委,中国计算机学会长沙会员活动中心执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传媒专业委员会 委员,湖南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湘潭市计算机学会秘书长,长沙市和湘潭市智慧城市 专家,《MultimediaToolsandApplications》等SCI期刊审稿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 专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图像处理和信息安全;在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领域,攻克了无线网络立体防御、信号强度未知的无线设备定位、基于访问流的舆情监控、电脑恶意行为分析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支撑漏洞挖掘与扫描、WAF、入侵检测、恶意代码发现与分析、工业控制安全等产品知识库的支撑。
提供应急响应、深度渗透测试服务、高级安全威胁检测等专业安全服务。
实验室参与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网络安全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火炬计划、国家级技术攻关的多个项目。
随着钓鱼交叉、APT等攻击手段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安全防护手段不能有效防范恶意攻击组织的入侵和破坏,通过AI分析技术,对攻击者的行为做画像并建立模型;对攻击特征自动学习,对于衍生的攻击类型做行为预判,有效的提高防御能力。
在工控领域,协议繁多且很多都是私有协议,为了有效的防护工控的安全,需要对于协议内容深度解析。惠而特在协议逆向技术上,以反汇编的技术为主,辅以对工控业务的数据化处理,提升逆向分析的能力。
在工控环境中,设备漏洞繁多,如何有效的挖掘漏洞并加以防护,是提高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核心之一。惠而特采用Fuzzing模糊测试理念构建测试模型,通过模拟测试算法,构建异常输出模拟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漏洞挖掘的能力。
对于企业的业务数据提取关键指标项,建立健康运行模型。在关键业务存在异常时,检测其中威胁;同时,惠而特积累的威胁情报数据中心结合企业正常业务建立的安全业务模型,能够有效发现未知威胁。